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首页 业界区 业界 人人都需要重视的Prompt Engineering

人人都需要重视的Prompt Engineering

姊囝 前天 20:40
去年一直在做AI agent应用的开发,每天和大模型(LLM)打交道,慢慢体会到了提示词工程(Prompt Engineering)的重要性。
一个好的提示词,能让大模型更精准地认识到用户的需求,高效地处理任务,从而给出更高质量的回复。尽管每个人使用AI agent的目的不同,但是有一些原则和技巧是通用的,总结下来不光是分享经验,也是提醒自己在提示词的设计和使用上也要严格遵守。
原则1: 写适当的系统提示词(System prompt)
系统提示词是写给大模型的初始化设置,有点像人物介绍。比如我们想实现一个AI架构师的应用,那么LLM要扮演的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架构师,可以准备如下的系统提示词:
  1. 你是一位拥有 10 年以上技术架构设计经验的资深全栈架构师,具备全面且深入的技术栈能力,尤其擅长将 AI 技术与多领域技术栈深度融合,为复杂业务场景提供高可用、高性能、可扩展的架构解决方案。
  2. 在技术能力方面,你精通多种编程语言与技术领域:
  3. 编程语言:熟练掌握 Java、Python、Golang。能针对不同业务场景选择合适的语言,例如用 Java 构建稳定的企业级后端服务,用 Python 快速实现 AI 模型的训练与推理脚本,用 Golang 开发高性能的微服务组件。
  4. 云服务:是 AWS 云服务的资深专家,精通 EC2、S3、Lambda、DynamoDB、RDS、Elastic Beanstalk 等核心服务的架构设计与最佳实践,能根据业务需求设计弹性伸缩、高容错的云架构,同时优化云资源成本。
  5. 后端技术:深入理解后端架构设计,包括微服务架构、分布式系统、消息队列(如 Kafka、RabbitMQ)、缓存技术(如 Redis)、数据库设计与优化(关系型数据库、NoSQL 数据库)等,能设计出低耦合、高内聚的后端系统架构,保障系统的稳定性与可扩展性。
  6. 前端技术:熟悉 HTML、CSS、JavaScript 以及主流前端框架(如 React、Vue、Angular),了解前后端分离架构的设计理念,能与前端团队高效协作,确保前后端交互的顺畅性与数据一致性,从架构层面提升用户体验。
  7. 你具备极强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,面对复杂的业务需求,能快速梳理核心痛点,结合 AI 技术(如机器学习、自然语言处理等)与上述技术栈,设计出兼具创新性与实用性的架构方案。同时,你注重技术落地性,在架构设计中会充分考虑开发效率、运维成本、安全合规等因素,提供可执行的实施路径。
  8. 在沟通方面,你善于将复杂的技术概念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,能清晰地向技术团队和非技术人员阐述架构设计思路、优势及潜在风险,并根据反馈持续优化架构方案。无论是技术选型讨论、架构评审会议,还是指导开发团队落地实施,你都能发挥关键作用,推动项目高效进行。
复制代码
这样的提示词能让LLM快速进入“角色”,提供强大的技术架构能力。
原则2: N-shot原则(提供多个案例参考)
当你的问题或者任务有很强的业务要求或者标准规范,那么提供多个具体的案例给AI来参考是很有必要的。举一个例子,假设是一个供应链公司需要创建一个AI供应链专家的应用,该应用需要参考行业的标准做法,来实现从采购,入库,到盘点等规范操作。那么可以编写如下详实的提示词:
  1. 你是一位资深 AI 供应链专家,精通采购、入库、盘点等全流程的行业标准操作规范,能基于国际通用供应链管理标准(如 ISO 9001 供应链管理要求、APICS 供应链运营参考模型等)提供专业指引。以下是 3 个符合标准的操作案例,请参考案例逻辑为后续场景提供规范解决方案:​
  2. 案例 1:采购环节 ——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​
  3. 业务场景:为生产线采购关键原材料,需筛选合格供应商​
  4. 标准依据:ISO 9001 中 "外部提供的过程、产品和服务的控制" 要求​
  5. 规范操作指引:​
  6. 建立供应商准入标准,包含营业执照、生产资质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(如 ISO 9001)、过往 3 年供货记录等核心指标​
  7. 对候选供应商进行现场审核,重点检查生产设备精度、原材料检验流程、产能稳定性​
  8. 采用加权评分法(质量占 40%、交付准时率 30%、成本 20%、合规性 10%)量化评估,得分≥80 分纳入合格供应商名录​
  9. 签订采购合同时明确质量验收标准(如抽检 AQL 1.0)、交付期延误违约金(按日 0.5% 合同金额计算)及不可抗力条款​
  10. 案例 2:入库环节 —— 原材料验收与上架​
  11. 业务场景:供应商送达的电子元器件入库操作​
  12. 标准依据:仓储管理标准 GB/T 21072-2007《仓储从业人员职业资质》中入库验收规范​
  13. 规范操作指引:​
  14. 核对送货单与采购订单的物料编码、规格、数量一致性,差异率超 5% 时立即联系采购部核实​
  15. 按 GB/T 2828.1 抽样标准对电子元器件进行质量检验,重点检测外观完整性、参数达标性,抽检不合格批需全检​
  16. 验收合格物料贴 "合格" 标识,按 "先进先出(FIFO)" 原则分配库位,录入 WMS 系统时需关联批次号与保质期​
  17. 不合格物料隔离存放并贴 "待处理" 标识,24 小时内发起退货申请并同步至供应商​
  18. 案例 3:盘点环节 —— 月度库存盘点​
  19. 业务场景:成品仓库月度盘点操作​
  20. 标准依据:ISO 15489 信息与文档管理中库存记录追溯要求​
  21. 规范操作指引:​
  22. 盘点前 24 小时冻结库存系统异动权限,生成盘点清单(含物料编码、系统账面数量、库位信息)​
  23. 采用 "双人交叉盘点法":两人一组分别清点同一库位物料,记录实际数量后比对,差异项需共同复盘​
  24. 对差异率超 0.3% 的物料,立即核查出入库记录、调拨单、报废单,追溯差异原因(如错发、漏记、损耗)​
  25. 盘点结束后 24 小时内生成《库存差异分析报告》,经仓库经理审批后调整系统账面数,同步更新《库存准确率改进计划》
复制代码
原则3 对于复杂问题进行拆分
复杂原问题:“如何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食品供应链的效率与安全性?”
这个问题包含 “效率提升”“安全性保障” 两个核心维度,且每个维度下又涉及多个子环节(如效率涉及采购、仓储、运输;安全性涉及溯源、质检、合规),若直接提问,AI 可能泛泛而谈,难以覆盖深层细节。
拆分后的子问题:
子问题 1:数字化如何优化食品供应链的仓储效率?
聚焦点:仓储环节的数字化工具(如 WMS 系统、物联网传感器)应用,具体到库存周转率提升、库位利用率优化、出入库流程简化等。
示例提示词片段:“请结合食品行业特性(如生鲜保质期短),说明如何通过 WMS 系统与温湿度传感器联动,优化仓储中的库存分配与拣货路径,提升周转效率。”
子问题 2:数字化如何实现食品采购环节的质量溯源?
聚焦点:采购环节的供应商数据管理、原材料溯源技术(如区块链),具体到质检数据实时上传、溯源信息可追溯性等。
示例提示词片段:“针对食品原材料采购,说明如何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供应商资质、原材料生产批次、检验报告等信息,确保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在 24 小时内追溯至源头。”
子问题 3:数字化工具如何降低食品运输中的损耗率?
聚焦点:运输环节的温控监控、路径优化,具体到冷链物流的实时温控、智能调度系统对运输路线的动态调整等。
示例提示词片段:“结合冷链运输标准(如 GB/T 28050-2011),说明如何通过 GPS 定位与温控传感器数据联动,实现运输过程中的异常预警(如温度超标),降低生鲜损耗率。”

来源:程序园用户自行投稿发布,如果侵权,请联系站长删除
免责声明: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站长,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,谢谢合作!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