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首页 业界区 业界 浅谈WEB页面提速(前端向)

浅谈WEB页面提速(前端向)

勺缓曜 2025-5-29 18:00:59
记得面试现在这份工作的时候,一位领导语重心长地谈道——当今的世界是互联网的世界,IT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很激烈的,如果一个网页的加载和显示速度,相比别人的站点页面有那么0.1秒的提升,那也是很大的一个成就。
然后我不知道怎么写下去了,就在群里问了那群狗头军师,结果是这样的。。。
1.jpeg

好的,是时候“语锋一转”切回主题了 —— 如何提升我们站点页面的访问速度、减少等待时间,从而最大化地提升用户访问体验呢?
针对这个问题,我们今天会从前端的角度来提出系列解决方案,它们都能有效地提升你页面的访问速度。
2.jpeg

一. 减少对服务器的文件请求
常规的HTTP请求属于“请求”-“应答”-“断开”形式的短连接,每一个独立的资源我们都会向服务器发去一份get请求,再等服务端将我们需要的文件传回来。每一次资源的请求都实实在在地耗费了一次“连接-等待-接收”的时间(当然将http请求设为keep-alive长连接状态可以减少“连接”的次数和时间),如果我们能有效减少对服务器文件的请求次数,便意味着我们可以从这块省下一些页面等待时间,也可以顺便减少服务器的负担。
对于这个解决方案,我们可以这么做:
1. 使用css sprite技术合并多个图片为单个图片文件,实际使用时通过background-position来定位背景位置(相信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也是这个吧);
2. 合并多个css样式文件为单个样式文件,合并多个脚本为单个脚本,再在页面中引用合并后的样式/脚本文件。对于这个你可以使用r.js来帮忙(看我这篇文章),但我个人倒是不怎么推荐这个方法,因为合并了文件之后,多个页面之间公共部分的样式/脚本文件就无法缓存到客户端了;
3. 使用base64编码来展示图片。就如图github 404页面那样:
3.jpeg

你可以使用这个工具来帮你把图片转换为base64编码的文件流,但常规只推荐你把这种方式使用在用户重复访问量较少的页面,因为它们虽然无须从服务端get一遍,但也无法缓存在客户端,导致用户每次访问页面都要重新渲染一次。而且冗长的文件流代码会占用你页面很大的代码空间,维护起页面来估计也会挺心塞;
4. 将小块的css、js代码段直接写在页面上,而非在页面引入独立的样式/脚本文件。相信有的朋友看惯了“保持结构 (标记)、表现 (样式)、行为 (脚本)三者分离”的规范,对此观点可能有些意见。只能说规范不是教条,适合自己的才是硬道理。直接把小段的、复用率低的样式/脚本直接写于页面上带来的利还是大于弊的(弊可能也就是增大了页面代码量、不那么好维护了点)。反观所有主流门户网站的页面源文件,基本没有一个是把样式/脚本都全部作为外部文件引入的(无论他们是否从减少服务器请求这点出发,事实都是这样),配合gzip压缩会是很好的选择;
5. 利用http-equiv="expires"元标签,设定一个未来的某时间点作为页面文件过期时间,用户在过期时间之前所获取到的页面文件都仅从缓存中去取。最好的形式是给资源名称加md5之类的唯一标识符后缀,然后设置一段较长的过期时间,同时请后端配置好ETag。这块的内容可以参考这篇文章。
4.jpeg

二. 减少文件大小
文件太大(特别是图片)导致加载时间较长,往往都是影响页面加载体验的头号大敌,那么尽可能减少请求文件的大小便是相当重要的事情了,我们可以做的事情有:
1. 压缩样式/脚本文件,就此你可以使用gulp或者grunt来实现这点,它们均能很好地减少css/js文件的大小(对于js还能起到混淆变量、函数名的作用);
2. 针对性选择图片格式,在无透明背景需求下,对于颜色较单一、无色彩渐变的图片仅使用gif格式,对于jpg图片也可按照其清晰度要求,在导出jpg的时候选择对应的“品质”进行优化:
5.png

另外,你可以使用TinyPNG或者腾讯智图这样的工具来压缩图片(极力推荐)
如果你喜欢尝鲜,可以学淘宝那样使用webp图片格式,它能很好地优化同画质下的文件大小:
6.png

如果你对webp感兴趣,可以查阅这里;
3. 使用Font Awesome来替代页面上的图标,其原理是使用@font-face让用户下载一个非常小的UI字体包,把页面上用到的图标以字符的形式来显示,从而减少了图片需求和图标文件大小。
7.jpeg

三. 适度使用CDN
使用CDN有几个好处:如果用户在其它站点下载过这个CDN资源,那么来我们站点仅仅从缓存获取即可;减少了对自己站点服务器的文件请求(外部CDN的情况下),减少服务器负担;多个域会使浏览器允许异步下载资源的最大数量增多,比如一个站点只从一个域来请求资源,那么FireFox只允许同时刻最多异步下载2个文件,但如果使用了外部CDN来引入资源,那么FF允许在同时异步下载本域中的两个资源外,还额外允许同时异步下载另一个域(CDN)下的2个资源。
但是使用CDN有一个很大的问题——增加了dns解析的开销,如果一个页面同时引入了多个CDN的资源,可能会因为dns解析而陷入较多的等待时间,导致得不偿失。
对于这个问题,常规是建议一个站点下只使用同一个可靠、快速的CDN来引入各种所需资源即可,也就是说,建议一个页面从2个不同的域(比如站点域和CDN域)下来请求资源是最佳的选择(据说这个结论是雅虎前端工程师提出的,这里有一篇很不错的文章)。
8.jpeg

四. 延迟请求、异步加载脚本
在各主流浏览器下,常规情况,我们的脚本文件跟随其它资源文件一样都是异步下载的,但这里存在一个问题——比如FireFox下载好脚本后的一小段时间内会有“执行阻塞”的情况发生,也就是说浏览器下载好脚本后执行它的这段时间里,浏览器的其它行为被阻塞,导致页面上的其它资源都是无法被请求和下载的:
9.png

如果你页面里存在js代码执行时间过长的情况,那么用户就会明显感觉到页面的延迟。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——将脚本请求标签放置到结束标签前,使得页面上的脚本成为最后被请求的资源,自然也不会阻塞其它页面资源的请求事件了。
另外,虽然上面提到“我们的脚本文件跟随其它资源文件一样都是异步下载的”,但异步下载不代表异步执行,为了严格保证脚本逻辑顺序和依赖关系的正确性,浏览器会按照脚本被请求的先后顺序来执行脚本。那么问题就来了——如果页面上的脚本依赖关系并不大,甚至没有任何相互间的依赖,那么浏览器的这套规则就仅仅增加了页面请求阻塞时间而已(就像你花大钱买了一笔保险,但被保险期间你平安无事啥都没发生。。。嗯,这个比喻有点反人类。。。)。
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无非就是让脚本无阻塞地异步执行,比如给script标签加上defer和async属性或者动态注入脚本(可以参考这里),但这些都不是良好的解决方案,要么存在兼容性问题,要么太麻烦还无法处理依赖。
个人是推荐使用 requireJS(AMD规范) 或 seaJS(CMD规范) 来异步加载脚本并处理模块依赖的,前者将“依赖前置”(预加载所有被依赖脚本模块,执行速度最快),后者走的“依赖就近”(懒加载被依赖脚本模块,请求脚本更科学),你可以根据项目具体需求来选择最合适的。
10.jpeg

五. 延迟请求首屏外的文件
先解释下,“首屏”指的是页面初始化时候的页面内容显示区域,也就是页面一加载,用户就首先看到的区域。
比如像京东啊淘宝啊,对于需要滚动页面才能看到的图片内容,都做了类似lazyload的处理,这些无非都是走了代理模式的理念,但的确给用户一个错觉——这个页面更快地加载完了,因为我很快就看到了屏幕上的内容(即使我还没下拉滚动条,而页面后方的文件其实还没真正加载呢)。
我们可以这样实现此方案,不依赖任何lazyload库,拿图片来做示范,我们可以这样编写首屏外的图片(假设某张图片地址是a.jpg)的img标签:
  1. <img src="https://www.cnblogs.com/data:image/png;base64,R0lGODlhAQABAAD/ACwAAAAAAQABAAACADs=" data-src="a.jpg">
复制代码
如上所示,页面初步加载这张图片的时候是直接以base64的方式(当然你也可以统一使用一张占位图loading.gif来替代)来快速显示一张极小的图片的,而图片本身的真实路径是存在data-src属性内的,我们可以在页面加载结束后再向服务器请求它真实的文件并替换:
[code]function init() {    var imgDefer = document.getElementsByTagName('img');    for (var i=0; i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